【资料图】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多地旅游市场再现盛况。从媒体报道看,以往乱写乱画的“墨客”几乎不见踪影,但打架互殴的“斗客”粉墨登场——5月2日,河南新乡宝泉崖天下景区内,有游客在缆车内打架;5月2日,多名游客在石家庄市动物园打架互殴;4月29日,两名乘客在丽江飞往合肥的飞机上打架斗殴……
“五一”前夕,文旅部就提醒游客“五一”出行要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弘扬文明旅游新风尚,如今看来,一些人显然没把这种提醒当回事,将旅途当成了释放情绪的窗口,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从地上打到天上,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旅游秩序,也影响了其他人的出游体验。
世界旅游组织通过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指出:“旅游是一种最经常和休息、放松及健身相联系且接近文化与自然的活动,它应当作为一种实现个人和集体满足的特殊方式进行规划和从事;当怀着一种非常开放的观念从事旅游活动时,它便成为自我教育、相互容忍和了解不同人民和文化之间的合理差异及其多样性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因素”。我国文旅部也多次强调,要着力强化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的监督管理,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不文明行为,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戒,并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如此背景下,一些游客一言不合就动手,主要是其自身素质的原因,但也提示相关部门对旅游安全文明的提醒和管理还需加强。
我国《“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整治旅游中的顽疾陋习,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通过网络平台、讲解员、志愿者等多渠道进行文明提示,重点加强对散客、自驾游客等的安全文明引导”……可见,旅游安全文明提醒和服务,是旅游服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游客在旅途中打架斗殴,有的是因为缺乏对相关规则的了解,有的是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突然爆发,有的则是对投诉后遭遇拖沓处理的一种“反击”。这提示相关部门要创新旅游安全文明提醒和服务,既要通过积极发布相关提示消息、做好行前文明宣导来强化正面引导,也要用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黑名单”,防止游客将负面情绪“击鼓传花”,进而造成更大的混乱。
当然,更重要的是,游客要主动提高文明素养,不能只考虑个人感受而罔顾公共效应和破窗效应。当旅游成为生活必需品,现代化的旅游伦理也应成为游客的标配。如果每个人都心怀对文明的敬畏、对大自然的感恩以及对他人的尊重,便不至于为了些许小事而大打出手,如此,出游的路上也会少些“斗客”煞风景。
(原题为《多些讲文明的游客,少些煞风景的“斗客”》 作者 丁慎毅 来源 工人日报)
统筹:王攀 编辑:陈若松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云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