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出版人新著重温上海出版风貌 全球报道

2023-02-20 21:59:10 来源:文汇网

出版是什么?如何做出版、做好出版人? 沪上出版家、九十高龄的江曾培在新著《鸿爪屐痕——我与出版》中有着详尽解读与郑重回应。

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上海文化出版社主办的《鸿爪屐痕——我与出版》座谈会上,出版界、文学界多位人士围绕江曾培书中写到的出版经历和出版论述,围谈新时期如何继承好老一辈出版人的精神风貌、坚守好出版人的初心等。业内评价,书中记述他的出版实践与出版理念,可读可思,是具有较高思想文化价值的出版回忆录和出版思索录。

江曾培为“新中国六十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鸿爪屐痕——我与出版》已是他的第44本专著。2010年初,江曾培在公开回答有关部门提出“出版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说:“出版是文化的选择,是深度文化的传播和积累。”他总结出编辑工作的“三十字诀”——多层次、高质量;多样化、主旋律;长命书、重积累;双效益、重方向;讲认真、争一流,受到业界重视,广为传播,至今仍具启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世纪70年代进入出版社工作后,江曾培在长达数十年出版生涯中策划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图书,从“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小说界文库”“文艺探索书系”等大型丛书,到《重放的鲜花》《思辨随笔》《汽车城》等单行本图书,再到《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中国民族文学大系》等重大出版项目,为中国当代文学出版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全书生动反映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解放所带来的开放进取文化氛围,也体现了出版人的卓越识见与创新精神,深耕“长命书”。

“老江写的是‘信史’,写得非常细致、客观。这样的史料,让年轻编辑和读者会很受益。书中一件件生动事例,也唤醒了我们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激情记忆。”作家、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孙颙说。

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长胡国强认为,《鸿爪屐痕——我与出版》对新时期上海出版史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看来,书中客观仔细地记录反映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出版面貌,呈现出的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这一时期的文化史和社会史,是珍贵的史料档案。

上海出版曾是中国出版半壁江山,且为宣扬革命思想出版了大量红色书籍。江曾培在书中认为,韬奋精神有着丰厚的内涵,我们要有创新精神,要有“战而不屈”的精神。出版人本质上是文化人,而不是商人,要注意出版的经济效益,更要钟情出版的文化价值。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长赵书雷表示,书中反映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出版群像,所论述的出版思想对新时期打造上海文化品牌、重铸上海出版的辉煌,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江老师在鲐背之年写下《鸿爪屐痕——我与出版》,让我们感受到了前辈的眼界和睿智。”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毕胜说,近年来上海文艺社提出重回原创文学出版高峰的目标,当年高峰正是由老一辈出版家带领创造的,“发扬出版前辈的精神风貌,坚守‘把心交给读者’的职业操守,进一步做好有追求、有眼界、有担当的出版工作。”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云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