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零碳”码头、“陆海空天”监管,一座港口如何激活“绿动能”?

2023-06-04 12:47:12 来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天津报道

在今年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如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绿色港口”等话题,再度引发讨论。一座港口如何才能装上“智慧大脑”、注入“绿色基因”,从而真正激活“绿动能”?近日,海报新闻记者在天津港实地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智慧零碳”码头全程零碳排放


(资料图片)

自动化轨道桥和岸桥涂装成“七彩”、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有序穿梭、“大风车”缓缓转动……驻足于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海报新闻记者看到,作业现场不见人,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

“它是新建码头,从开工到验收,一共1年零9个月。”天津港集团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范景民向记者介绍,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于2021年10月正式投产运营,创造了同等规模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的“中国速度”。同时,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码头如何实现智慧和零碳?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基于AI的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该码头实现了智能化生产作业。5G、北斗、人工智能泛在应用,以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连接智能闸口、自动化场桥、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智能加解锁站、自动化岸桥全作业链,率先实现水平布局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完整版”。

从运营效果上看,该码头较同规模传统集装箱码头人员降低60%,减少集装箱作业倒运环节50%,作业效率可达到39自然箱/小时。

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作业现场

“‘绿色港口’建设包括各个方面,它的基础首先是生态环境。我们建立了相关的监测系统,会对码头的空气环境进行监测,然后有的放矢地找到薄弱点。现在,我们码头的空气质量基本跟天津城区是相当的。”与此同时,范景民告诉记者,该码头设有风力发电机和分布式光伏板,所有作业设备全部使用电能,实现绿电100%自发自用、自给自足,码头运营全过程零碳排放。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码头所设5台发电风机,每年可发电5660万千瓦时,加之2.88兆瓦分布式光伏板,能满足全部生产生活需要。各类设备全部采用电力驱动,建筑全部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节能工艺,能耗较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下降17%,实现码头生产运营全过程“碳中和”。除此外,大力推动岸电使用,实现全部集装箱、干散货泊位岸电全覆盖,自有船舶100%使用岸电,来港船舶岸电100%应接尽接。

船舶尾气实现“陆海空天”智能化监管

在建设“绿色港口”的过程中,需从多个方面综合发力。其中,污染防治是重要一环。

“天津海事局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和充分研究论证,在陆域、海域、空域、天域配置船舶尾气遥测系统,扎实开展进出天津港船舶尾气监测的全覆盖布局。”天津海事局危防处副处长王和平告诉记者,2021年11月,“陆海空天”一体化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模式正式投入应用,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实现了全方位、全天候的智能化监管,对推动天津港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在“陆海空天”一体化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模式中,“陆”是指在码头建设固定式船舶尾气嗅探系统实施“陆域”盯防,“海”是以海事巡逻船移动式船舶尾气嗅探系统实施“海域”监控,“空”是以无人机搭载嗅探设备实施“空域”巡航,“天”则是以船舶AIS定位信息实施“天域”跟踪。

东疆海事局立体巡航监控中心

“进入我国排放控制区的海船使用的船用燃油硫含量不超过0.5%。我们配套建立了船舶尾气遥测大数据分析平台,主要用于自动识别存在燃油硫含量超标嫌疑的船舶。”东疆海事局危防中心执法人员姚倩倩告诉记者,站点遥测设备对船舶尾气进行采集和浓度分析后,通过网络远程传输至服务器,船舶尾气遥测大数据分析平台将显示并分析接收到的所有原始数据,识别船舶尾气造成的污染物浓度波峰的形状特征,计算船舶燃油的硫含量。对于硫含量高于使用标准的情况,该平台会锁定嫌疑船舶并自动报警,将嫌疑船舶信息推送到相应海事分支局,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在其船舶尾气遥测过程中,记者看到,无人机起飞后,需飞行至目标船舶尾部,使用可见光与红外相机锁定尾气排放位置及尾气飘散方向,确保无人机保持在尾气烟羽中,气体监测系统实时分析船舶尾气成分并实时反演船舶燃油含硫量。工作人员及时对回传的数据进行研判分析,锁定可疑船只,使用变焦相机确定船只编号,并通知“水上交通管理中心”进行进一步排查。

船舶尾气嗅探无人机工作场景

据悉,采用船舶尾气嗅探无人机,每小时可快速筛查10艘船只,效率达传统登船筛查5倍。

除此外,记者了解到,天津海事局在落实船舶排放控制区和全球限硫令过程中,还为现场执法人员配备了燃油快速检测设备和船舶尾气快速检测设备,对停靠船舶实施燃油质量检测和烟气含硫量检测,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重点船舶进行筛查。

形成“南北两翼”海上污染应急力量

海上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防线,也是天津建设“绿色港口”“绿色航运”的有力支撑。

据王和平介绍,天津海事局依托于天津港“一港八区”的发展战略,突出滨海新区南、北港区“双港”的发展格局,以天津港主航道为中心,形成了“南北两翼”区域防控,实现了港区所有码头参与海上污染应急能力建设的全新模式。“北翼”在东疆和北疆港区分别建设溢油应急设备库,“南翼”在大沽口港区和大港港区分别建设溢油应急设备库。按照天津港口实际需要,专业溢油应急处置船均匀分布各港区。

天津东疆溢油应急设备库

“发生溢油事故的时候,我们会立即启动溢油应急设备库应急处置预案,指派海巡船赶赴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和处置,围油栏堵漏不再发生外溢扩散,清污船使用吸油毡、收油网进行清污,收油机进行油污回收。”在天津东疆溢油应急设备库,记者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到,该设备库配备了溢油、应急、围控、回收、储运等配套设施,同时配有应急码头,能够保证设备15分钟内上船,单次溢油控制清除能力可达500吨。

工作人员在溢油应急设备库内演示各类设备用途

除防污染硬件设备建设外,为了更好地做好防污染工作,天津市船舶防污染协会于2016年3月11日正式成立。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该协会也是全国首家船舶防污染服务行业组织,对于规范船舶防污染管理、发挥行业自律、推动创新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全面提升天津船舶防污染水平等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目前,已有相关科研机构、港航企业、防污染设备生产厂家、法律咨询机构和船舶防污染作业单位等100余成员加入,实现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应急能力建设的目标。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云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